晴報 │ 2015年7月7日

不經不覺,潘燦良參與戲劇演出已經24年。1991年出道加入香港話劇團,在《欽差大臣》裏擔當「跑龍套」小角色,後來不斷努力,成為不少劇目的男主角,去年更憑《教授》奪得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主角(悲劇/正劇)。三年前往外闖,參與港視劇《來生不做香港人》,令更多觀眾認識他。演戲這麼多年,潘燦良笑著形容他跟戲劇的微妙關係:「我不是那些『戲劇就是我生命』的人,但在我的生命裏,絕對有戲劇。」

左起:潘燦良、吳君如、黃秋生和甄詠蓓,積極為8月6日至27日於香港演藝學院演出的舞台劇《狂揪夫妻》進行綵排。

  潘燦良近日為了新的劇場演出《狂揪夫妻》忙個不停,全劇只有四個角色,合演者黃秋生、吳君如和甄詠蓓,全是好戲之人。「能夠跟他們合作,我覺得幾有趣。早在2009年,我在紐約看過這齣戲,覺得很好,便帶回來叫香港話劇團演(當時叫《豆泥戰爭》)。」他當年飾演外表善良的家庭用品商人Michael,這次在《狂揪夫妻》裏轉換角色,演繹為人功利的律師Alan。「某程度上,我好像很熟悉這個戲,但是,當調換了崗位時,又好像是一個新的戲,這個挑戰幾好啊!」

99年,第一次演出《地久天長》,曾感受極大挫敗感。

失敗的打擊

  別看見潘燦良平常演技精湛,以為沒有角色會難倒他,在探索演技的過程中,他曾經遇過不少挫折,最深刻的一次,是99年演出杜國威創作的《地久天長》。「第一次演這戲時,極度失敗,每晚行出台之前,我根本知道自己做得很差,但仍然要面對觀眾,那種心理壓力其實很大,是個重大的打擊,排戲的時候,導演說:『未得喎!不是這樣啊!』到休息的時候,我行出走廊,忍不住哭。」

  面對失敗要有無比的勇氣,潘燦良自有一番體會。「演員要創造一個新的人物,跟自己的生活實在很有關係。可能自己當時的體驗和洞察力還未夠,所以我失敗了。但是,OK!這個戲可能不成功,我在這次演出裏,卻認識自己更多,了解自己原來還有一些局限。我不會原諒自己,但會接受自己失敗。到了兩年後重演,我才合格。」

與戲劇結緣

  戲劇的種子早在初中時播種到潘燦良的心中。「那時有個外國的默劇團去學校表演,用形體動作製造了一個幻想世界,我看的時候覺得很過癮。中學畢業時,我看中英劇團的《嬉春酒店》,李鎮洲是男主角,我當時覺得:『嘩,很厲害!真的很精采!』自己也期望可以做到這樣。」

  但是,潘燦良從沒有想過一世做演員。「我不是讀書叻的人,沒有甚麼機會升學。那時,聽聞演藝學院最緊要你有talent(天份),成績未必太理想,他們也會取錄你。對我來說,好像是唯一的機會。」終於,他報讀了四年才成功被取錄。

  由畢業到現在,潘燦良演繹過無數角色,他的生命彷彿跟戲劇成為一體。「我不敢想像生命中沒有了戲劇,會怎麼辦?其實我是一個很平庸的人,如果沒有了戲劇,可能一樣平庸。只是我現在有了戲劇,多了一份樂趣,這份樂趣令我的生活比較愉快。」能夠抓緊這種愉快那麼多年,實在是一份福氣。

憑港視劇《來生不做香港人》的花心男Hill少,成功入屋。